表决通过关于修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决定
昨天下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决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主持会议。
昨天,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制定并发布《北京证券交易所政府债券交易细则》,规范政府债券交易行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进一步畅通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机制。新规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今天举行的“遇见丰台·众汇京彩”丰台智能建造产业创新发布会上,《丰台区关于支持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这是北京市首个以智能建造为主题的集群发展实施意见,丰台区将率先布局智能建造“新赛道”。
丰台区日前发布《关于实施发展伙伴计划合作共建丰台的意见》,将在新兴金融、高端商务、智能制造、数字经济、智慧医疗等十大领域广招发展伙伴,计划到2025年实现合作发展“十百千”计划,即在10大高精尖领域,吸纳100家链长单位、1000家发展伙伴,形成全员参与、合作共赢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记者从区商务局获悉,城市副中心在支持商务经济集群化发展、新消费新业态发展、传统业态转型升级、外向型经济发展方面制定了十项措施推进北京城市副中心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日前,简称为“商十条”的《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促进商务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正式发布。
昨天下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决定。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李伟主持会议。
老旧厂房转型升级将获得更多支持。近日,市经信局发布《关于促进本市老旧厂房更新利用的若干措施》。本市引导利用老旧厂房支持高精尖产业发展,积极鼓励发展先进制造业,鼓励在京企业在不改变工业用地性质的前提下利用工业腾退空间、老旧厂房开展先进制造业项目建设,符合条件的单个项目最高奖励3000万元。
近日,通州区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联合印发了《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4年)》,提出将用3年时间,力争初步形成“1+N”产业空间体系,元宇宙与文化、旅游、商业、城市服务等各领域虚实融合发展模式有效形成。
为科研“松绑”,为创新“减负”,本市科研经费管理改革不断走向深入。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今年,本市财政安排资金16 5亿元支持科研项目,将按照改革完善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要求,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力,促进科技事业发展。
时隔两年,北京再度对商品房销售措施进行优化。昨天,市住建委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商品住房销售管理的通知》,提出商品房项目可按栋申请办理预售许可,但同一施工证范围内楼栋后期申报预售价格不得超过前期同品质产品申报预售价格。
近日,市经信局发布《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将从支持科技研发创新、支持技术装备产业化、支持产业创新发展、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示范推广应用、支持标准体系建设和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等7方面推出20条举措,助力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
8月12日,北京市商务局发布“关于申报2022年农村便民商业网点改造提升项目的通知”显示,北京市鼓励商贸流通企业在农村地区设点布局,发展自营或加盟连锁经营,通过技术赋能和供应链下沉,提升村级便民商业网点供给水平,保障农村居民就近便利消费和基本生活服务。
8月18日,科技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统筹提出支撑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的科技创新行动和保障举措,并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好技术研发储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记者近日从北京市税务局获悉,自今年6月20日至明年6月30日,本市对信用好的一类、二类企业加快办理出口退(免)税,平均时间从6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以内。目前,全市已为一类、二类企业办理出口退税申报6722批次,退税额占全市出口退税总额的97 7%。
近日,北京市政府印发了《北京市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若干措施》。在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副主任戴颖介绍,《若干措施》重点围绕涉企服务、网上办事、准入准营、扩大经营等5个方面,提出了34条改革举措。
8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北京市强化进口冷链食品电子追溯管理,持续完善“北京冷链”追溯平台功能,进一步拓展追溯品种,将全部进口冷冻食品纳入追溯范围,构建进口冷链食品进京全流程管理机制。
记者近日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本市已陆续推出66项举措,逐项聚焦,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其中,在“全程网办”服务下,今年上半年,全市不动产登记网上受理业务达22 6万件,约占全部受理量的49 51%。
元宇宙的世界里,数字人也能“创造”价值。昨天,市经信局正式对外发布国内首个数字人产业专项支持政策——《北京市促进数字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 年)》。到2025年,本市数字人产业规模将突破500亿元,初步形成具有互联网3 0特征的技术体系、商业模式和治理机制,成为全国数字人产业创新高地。
近日,市经信局发布《北京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实施细则》提出,培育一批在细分行业内技术实力强、产品质量好、服务水平优、市场份额高、品牌影响大、发展前景广的中小企业,由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个层次组成。
北京“软实力”将持续增强。近日,市经信局发布《北京市推动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根据《若干措施》,本市将支持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围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等重点领域开展科技攻关,实施“产业筑基工程”,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一批关键软件产品研发,单个项目补助最高3000万元。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近日下发通知,为进一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对小微企业招用本市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符合条件的将给予社会保险补贴。
为进一步加大增值税留抵退税实施力度,着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在6月发布《关于扩大全额退还增值税留抵税额政策行业范围的公告》。自7月1日开始,批发零售、住宿餐饮、文化体育等七大行业纳入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的行业范围,有利于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经济运行快速恢复发展。
7月27日,北京召开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对《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草案)》进行一审。《条例》(草案)主要涉及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智慧城市建设、数字经济安全和保障与监管等七大类、47条内容。
7月27日,北京市召开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对《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草案)》进行一审。《条例》(草案)提出,北京城市更新包括居住类、产业类、设施类、公共空间类、区域综合类等五大类、12项更新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