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两区”建设 北京将从四大方面推新举措
“两区”建设为北京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10月26日,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北京市”两区”办专职副主任刘梅英介绍,北京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推进“两区”建设:一是打造“三个示范区+一个主阵地”;二是推动高含金量政策全面落地;三是推进“两区”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四是研究实施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的“两区”改革开放任务。
5月18日,《北京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北京市“十四五”时期城市更新规划)》由市政府印发。北京城市更新严控大拆大建,严守安全底线,严格生态保护,是小规模、渐进式、可持续的更新。
为切实推动北京市关于惠企纾困各项政策措施有效落地,近日,城市副中心发布《通州区的落实指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首都标准化战略纲要2035(征求意见稿)》近日在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网站公开征求意见。《纲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北京将制定地方标准800项以上,实现地方标准覆盖全面。
《北京海关“四优四提促五子”促进外贸保稳提质若干措施》日前发布,推出28项具体举措,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服务打造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格局。北京海关关长张格萍表示,细化28项具体措施,实施项目化推进、清单式管理,将助力北京“五子”联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两区”建设为北京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10月26日,北京市商务局党组成员、北京市”两区”办专职副主任刘梅英介绍,北京下一步将从四个方面推进“两区”建设:一是打造“三个示范区+一个主阵地”;二是推动高含金量政策全面落地;三是推进“两区”重点园区高质量发展;四是研究实施一批具有北京特色的“两区”改革开放任务。
10月26日,北京市人力社保局二级巡视员张友道在北京市落实国务院调法调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市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的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承载着服务业开放先行先试的任务。在北京市两区建设调法调规中,国务院决定在北京市暂停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第60条,调整为授权北京市制定发布具体管理办法。
日前,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北京部分举行新闻发布会。记者获悉,为充分实现“临空经济区的事,临空经济区办”,继去年底首批82项行政权力下放后,第二批总计105项行政权力已于近日下放至大兴机场临空区北京部分。
构建商圈新格局、打造科技消费示范区、构建国际消费桥头堡……昨天,“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第二场媒体通气会举行,朝阳区、海淀区、顺义区、大兴区介绍了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方案。
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日就《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网下投资者管理规则(征求意见稿)》向券商征求意见。
日前,顺义区公布“两区”建设一周年成果。记者获悉,顺义组团在探索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服务创新、深化产业领域开放等多方面持续发力,85项区级政策任务已落地76项,落地率接近9成,10项全国首创或首批开展的突破性试点政策落地顺义。
今天,北京市商务局等部门印发《北京市关于促进数字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的目标。到2025年,北京市数字贸易进出口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占全市进出口总额比重超过25%,其中,数字服务贸易占全市服务贸易的比重达75%以上。
今天,西城区发布“支持中关村科技园区西城园自主创新若干规定”,进一步推动首都功能核心区科技创新升级,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这是西城区发布的第五轮创新政策,较之此前支持额度大幅提升,预计年均兑现将超1亿元。
昨天上午,京津冀三地政协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再聚首,聚焦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和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为三地共筑绿色生态屏障建言献策,凝聚智慧。
昨天,市发改委对外介绍,根据最新发布的绿色技术创新支持政策2 0版,本市明确碳达峰碳中和领域中的风电、氢能、新能源汽车、低功耗半导体和通信、光伏、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近零能耗建筑、资源循环利用、低碳家居等9个重点发展的绿色技术创新方向。
10月9日,《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北京市演出场所防控指引(第九版)》于首都之窗官网发布,并提出新冠肺炎疫情低风险地区,可以举办营业性演出活动。举办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要同公安等部门加强沟通协调,根据当地疫情防控实际适当控制参加人数规模。
今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管理机制全面建立,北运河通州段实现全线游船通航;到2023年,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任务基本完成;到2025年,大运河各类文化遗产资源保护基本实现全覆盖。昨天,在2021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上,《北京市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发布。
近日,市政府印发《北京市关于促进高精尖产业投资推进制造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的若干措施》。市经信局介绍,本市将保持疏解一般制造业和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定力,促进产业基础再造提升和产业链优化升级,推进制造业高端、智能、绿色发展。
记者近日从市规自委获悉,《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消防设计导则》正式印发。导则明确,副中心枢纽中的商业设施要求布置在地下一、二层,不允许布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楼层。
为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加速新消费品牌孵化,市商务局近日发布关于申报2021年度新消费品牌孵化项目的通知,将为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改造项目、新消费品牌企业发展项目、新消费品牌孵化机构打造服务平台项目提供支持。其中,新消费品牌孵化基地最高可获得200万元资金支持。
市教委日前发布《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提出未来五年,将在重点功能区和人才聚集区,规划建设17所左右优质中小学学校。
9月27日,在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媒体通气会上,北京市商务局二级巡视员薛海涛表示,北京市商务局制定了《关于鼓励企业创新开展北京消费季促消费活动的通知》,对积极参与北京消费季并成效显著的城市商业综合体、限额以上线下实体零售企业和餐饮企业,给予资金支持。
9月24日晚,习近平主席向2021中关村论坛视频致贺时指出,中关村是中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论坛是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中国支持中关村开展新一轮先行先试改革,加快建设世界领先的科技园区,为促进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作出新的贡献。
近日,市经信局就《北京市关于应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稿,针对中小企业,本市将扩大普惠金融供给,用好支小再贷款,每年安排30亿元用于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产品。
9月23日,在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一级巡视员周卫民表示,北京将挖掘城市文化IP资源,推广“故宫模式”,加强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建设好北京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平台,打造北京文创品牌。